886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886小说网 > 大国崛起1900 > 第八十五节 大国战略

第八十五节 大国战略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谢纶辉是上海钱业的领袖人物,在华人中自然是说一不二,在洋人中也很有地位,被选为上海商业会议公所议员,平素参与跟洋人银行之间的各种会议。

在上海,虽然洋人的银行势力很大,经营也很成熟。可是真正参与到商业的方方面面的,还是那些华人钱庄,因为参与度光,洋人银行甚至不得不依靠这些数量众多的钱庄来进行业务往来。

可以说,洋人银行相当于中心银行,而华人钱庄起到了各地支行的作用,从上海到苏杭等内地的汇兑业务,全都操于华人之手。

因为地位上的优势,而且钱业联合起来,谢纶辉甚至可以偶尔欺负一下洋人银行。

比如为了维护小资本的钱庄权益,谢纶辉操办北市钱业公会规定:“到期庄票,如遇钱业自行来收,即可当日解付同行之银,互相汇划;如遇洋银行来收,须解现钱,故再迟一天”。这项规定让洋商银行和外商商会很不满,邀请钱业总董谢纶辉出席会议商议,会上谢纶辉据理力争,说“钱业章程,外人不得干预,其庄票收授与否,权操于洋商”,随后即离席告辞,在谢纶辉的强硬态度之下,洋商不得不照常收用,忍下了这口气。

正因为在上海钱业华洋两界都有很高的地位,谢纶辉等于是一个站在上海金融业核心的人物,通过他办理一个银行,那么很容易就挤入了上海银行业的圈子里,这个人物很合适,对此杨潮还有些感激盛宣怀。

杨潮跟谢纶辉商定,在上海、烟台、天津开三家银行,上海为总行,并且看情形往广州、武汉方向发展。主营业务为汇兑,因为汇兑风险最低,如果能说服朝廷将税收从银行汇兑,那么就等于多了一项长期的丰厚买卖。

只是朝廷赋税,地方上靠着各家钱庄,到了上海后靠着中国通商银行,杨潮估计自己没有机会能抢到。

而且杨潮之所以选择汇兑,目的是先把银行的信用积累起来,做这种风险小的生意就很合适的,不然可以做一下利润丰厚的贷款业务了。

只要在铁路运营前,杨潮的银行可以正常运转,然后就可以在铁路开通的时候帮铁路容第一笔资金即可。

这些事情杨潮都没有隐瞒谢纶辉。

“修铁路确实耗用甚大,洋人修铁路,也不是一家银行能够承揽。不过上海钱业也不容小觑,大人何不在上海发放债券,想我上海同仁也乐于支持国人修铁路。”

修铁路发行债券,这在国外十分常见,几乎可以说不发债就办不起来的地步,华尔街最大的票据交易就是铁路债券,下来才是国债券。

上海随着列强金融业的引进,也诞生了股票交易所等机构,而且不止一家,十分疯狂,跟摩根之前的华尔街一个德行,没有任何秩序,各种小型交易所,大行其道,各种皮包公司滥发股票,金融欺诈不胜枚举。

杨潮摇头道:“这条铁路本官力图国人自办,不想沾一分洋人的味道,这是一条争气路,意义非同一般,甚至超过了盈亏的考虑。”

谢纶辉道:“小人明白了。不过小人保证,若是烟济铁路的债券,我北市钱业愿意一力承揽,绝不向洋人出售一两的债券。”

杨潮笑道:“如果要借款,所费颇多啊。”

谢纶辉道:“不知杨大人需要多少?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